农业强国梦:规划蓝图难掩粮食安全隐忧

author2025-04-13 10:04:0186

农业强国规划:一场迟来的豪赌?

纸面蓝图:2024-2035 农业强国时间表
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的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—2035年)》,洋洋洒洒,仿佛一剂强心针,试图给中国农业打入一剂希望。规划中,2027、2035、本世纪中叶三个时间节点,犹如三个诱人的果实,引诱着人们相信,中国农业即将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。然而,细细品味这份规划,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,或者说,多了点什么——多了些粉饰太平,少了些直面现实的勇气。

空洞的“强大”:五大特征背后的现实困境

规划提出农业强国的五大特征:供给保障强、科技装备强、经营体系强、产业韧性强、竞争能力强。这五个“强”字,乍一看气势恢宏,但细细琢磨,却显得空洞无力。供给保障强?在耕地红线日益逼近,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土壤退化的情况下,如何保障?科技装备强?又有多少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?经营体系强?小农经济与规模化经营的矛盾如何调和?产业韧性强?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,中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又有多高?竞争能力强?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,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背景下,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又从何而来?这五个“强”,更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景,而非切实可行的目标。

粮食安全:不容乐观的现状

“解决好吃饭问题,在吃饭问题上不受制于人”,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涂圣伟的这句话,道出了中国农业的根本焦虑。然而,解决吃饭问题,绝非易事。一方面,中国人口众多,耕地资源有限,粮食供需矛盾长期存在。另一方面,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粗放式生产,导致土壤质量下降,粮食产量提升空间受限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近年来,极端天气频发,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日益加剧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所谓的“粮食安全”,更像是一个脆弱的泡沫,随时可能破裂。

网友评论

热门文章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