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A股,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。沪指涨了0.80%,报收3342.67点;深证成指涨0.22%,收报10104.13点;创业板指涨0.51%,收报1996.51点。三大指数齐刷刷飘红,似乎预示着中国股市的春天已经到来。成交额也放大了,沪深两市加起来达到14683亿,比昨天多了1321亿。这数字,看着就让人心潮澎湃。
但是,且慢!这种普涨,真的代表市场健康吗?仔细一看,就能发现这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结构性矛盾。涨的都是些什么?航天航空、船舶制造、化肥,这些板块的上涨,真的是市场内生动力驱动的吗?恐怕更多的是政策的刺激和资金的炒作吧?而真正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科技股,表现却差强人意。这种头重脚轻的上涨,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病人,靠打激素维持着虚假的健康。
成交量放大了,这固然是好事。说明市场参与者多了,流动性增强了。但是,成交量放大,也可能是坏事。大量的资金涌入,如果没有优质的资产来承接,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,四处乱窜,最终吹大泡沫,给市场带来更大的风险。更何况,这些增量资金,有多少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,又有多少是短线炒作的投机者?如果是后者居多,那么这种成交量放大,无异于饮鸩止渴,短期内刺激了市场,长期来看,却埋下了崩盘的隐患。
数据不会说谎,但解读数据的人会。今天A股的资金流向,就颇值得玩味。有人在狂欢,有人却在默默流泪。谁是潮水退去后,那个尴尬的裸泳者?
航天航空板块今天净流入高达23.89亿,高居榜首。原因很简单,印巴冲突升级,巴基斯坦宣称击落了印度战机。于是,军工股集体爆发,航天长峰等20余股涨停。这种上涨,与其说是基于基本面的逻辑,不如说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刺激。问题是,击落几架飞机,就能支撑起一个板块的长期发展吗?恐怕很难。这种热点,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一旦冲突降温,资金就会迅速撤离,留下在高位站岗的散户们欲哭无泪。更何况,军工企业的盈利能力,真的能匹配这么高的估值吗?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与航天军工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互联网服务板块今天净流出高达48.82亿元,排名倒数第一。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近一年来,互联网巨头们的日子都不好过,反垄断的铡刀高悬,新业务的拓展处处受限。但更深层次的原因,恐怕还是创新乏力。在流量红利见顶之后,互联网企业们似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,只能在存量市场里内卷,互相厮杀。这种失血,短期内可能只是股价的下跌,长期来看,却会影响整个行业的活力和竞争力。监管当然是必要的,但如果过度监管,扼杀了创新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今天最重磅的消息,莫过于央行公布的十项政策,降准、降息、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,可谓是三箭齐发,力度空前。这些政策,真的能挽救A股于水火吗?还是说,只是给市场打了一针麻醉剂,暂时缓解疼痛,却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病灶?
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。下调政策利率0.1个百分点,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.5%调降至1.4%,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同步下行约0.1个百分点。这些举措,无疑是想给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,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,刺激经济增长。但问题是,这些资金,真的能流入实体经济吗?还是会在金融体系内空转,最终流入房地产和股市,吹大资产泡沫?如果是后者,那么降准降息,就不是及时雨,而是麻醉剂,暂时缓解了市场的焦虑,却为未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。而且,过度依赖货币政策,容易造成结构性问题,导致资源错配,阻碍经济转型。
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,我们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特征是“靠谱”,有一个靠谱的经济发展,靠谱的宏观政策,靠谱的制度保障,所以资本市场在为我们的经济和市场在注入更多的确定性。这番话,听起来很提气,也很鼓舞人心。但是,光靠信心喊话,就能挽救市场吗?市场的信心,不是靠说出来的,而是靠做出来的。如果经济基本面不好,政策不稳定,制度不完善,那么再多的信心喊话,也只能是空中楼阁,无法真正提振市场情绪。投资者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,才能重拾信心。
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,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%,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。这无疑是想引入更多的长期资金,稳定市场。但是,保险资金的属性是稳健,风险偏好较低。如果强行推动保险资金入市,可能会迫使保险公司承担过高的风险,损害投保人的利益。而且,如果市场本身不健康,那么再多的保险资金,也只能是杯水车薪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所以,扩大保险入市,需要谨慎对待,不能将其视为救市的灵丹妙药。
每天,我们都会被各种机构研报轰炸,各种“强烈推荐”、“坚定看好”的字眼充斥着眼球。但问题是,这些机构,到底是在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分析,还是在为了自身的利益,忽悠散户接盘?这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。
民生证券认为,中国资产可能依然是更有性价比的资产,推荐消费行业、资源品、资本品以及低估值金融。这番话,听起来很有道理。毕竟,经过前期的调整,很多资产的价格确实有所回落。但是,性价比高,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涨。如果经济基本面持续恶化,那么再有性价比的资产,也可能继续下跌。更何况,民生证券推荐的这些行业,真的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吗?消费行业面临消费降级的风险,资源品受制于全球经济的波动,资本品则取决于投资的力度。如果这些前提不成立,那么民生证券的“性价比”论,就只是空中楼阁,无法真正转化为投资收益。
国金证券维持市场“波动率”或趋于上行的观点,建议减持“渗透率10%以下”的AI端侧,增配有业绩贡献的结构性科技成长方向,以及“增长型红利”资产。这番话,相对来说比较谨慎,也比较客观。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风险,避免盲目追逐热点。但是,波动率上升,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下跌。在结构性行情中,一些优质的个股,仍然可以逆势上涨。国金证券的建议,可能会让一些投资者过于保守,错失一些机会。而且,过度强调风险,也可能会制造恐慌,加剧市场的波动。
兴业证券认为,科技成长的布局时点已在逐步临近,TMT领涨A股,市场开始逐步演绎这一风格上的变化。这番话,听起来很诱人。毕竟,科技成长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但是,科技股的估值普遍偏高,风险也相对较大。如果盲目追涨,很容易在高位被套牢。更何况,科技股的业绩波动性很大,很容易出现“见光死”的情况。所以,投资科技股,需要更加谨慎,不能只看概念,不看基本面。
中美经贸关系,一直是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关键因素。这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即将举行,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,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。但是,这种缓和,到底是真诚的合作,还是为了各自利益的权宜之计?
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、中方利益、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,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。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,将在访问瑞士期间,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。这番官方表述,听起来四平八稳,滴水不漏。但是,字里行间,也透露出双方的博弈和试探。中美之间的矛盾,不仅仅是贸易逆差的问题,更是涉及技术霸权、地缘政治等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。这些矛盾,不可能通过一次会谈就能解决。即使双方达成了一些协议,也可能只是暂时的缓和,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美关系的走向。更何况,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复杂,各种势力都在试图影响对华政策。即使拜登政府有意愿与中国缓和关系,也可能受到国会的制约。所以,对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,我们既要保持期待,也要保持警惕,不能过于乐观。
巴基斯坦声称击落了印度战机,印度也不甘示弱。这场冲突,看似是两个国家的军事对抗,实则是背后大国博弈的缩影。谁是真正的赢家?恐怕不是印巴两国,而是那些军火商。
消息面上,巴基斯坦空军在夜间空战中击落6架印度战机,其中包括至少2架“阵风”战斗机和1架苏-30MKI战机。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则称,印军在空袭中出动了“阵风”战机,但巴方随后宣布击落其中两架。无论真相如何,军工股的春天似乎又来了。1900亿军工龙头飙升,其他相关个股也纷纷跟涨。但这种上涨,真的能持续吗?战争是残酷的,军工企业固然能从中获利,但这种利润是建立在无数生命的牺牲之上。更何况,印巴冲突只是地区冲突,无法真正改变全球军工市场的格局。所以,军工板块的上涨,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,而非价值的体现。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,避免盲目追高,成为最后的接盘侠。